<
>

推荐课程

查看所有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思新闻 > 正文
国思新闻

2015国思春季班初中部第7-9周作文成绩汇报

时间:2015-06-11 12:35:15来源:国思语文发布:国思访问:
一、各年级作文题目

  初一年级作文题目:那段________的日子

  初二年级作文题目:在探索中成长

  初三年级作文题目:赏

二、各年级作文分数段统计

  初一年级:

  36分以上人数:22人

  37分以上人数:8人

  38分以上人数:1人

  初二年级:

  36分以上人数:33人

  37分以上人数:11人

  38分以上人数:1人

  初三年级:

  36分以上人数:34人

  37分以上人数:8人

  38分以上人数:7人

  在第7-9周作文训练中,同学们作文成绩优异,特此表彰!
三、部分优秀作品展示

  初一

作品一:

  那段奋斗的日子

  作者:邹华睿

  零星的记忆拼凑出短暂的回忆,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飞逃掉了,只剩下你的梦想和那段奋斗过的苦涩日子。

  你知道留给你的时间并不多了。一个月之后,你就要飞往纽约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面对全球的学生,读出你的决议。在两个落后的非洲国家和俄罗斯中,你选择了后者,却对它一无所知。你想从老一辈人的口中了解那个神奇的国度,却总在你昏昏欲睡的曲调中迷失了方向。果不其然,你又在数以亿计回复的互联网中渐渐淹没了自己的身影。你会继续在资料堆里激动得大叫,又或许懊恼地发现这个你的委员会毫不相干。

  当半个月早已挥手作别时,你又开始为演讲而烦恼。你把你的稿子审了又审,指导老师也在纸上圆点无数,却始终无法让你满意。你拉上我,想让我纠正你有些中式的发音。你每跟读一句,就重复好几遍,默默地梳着,还曾不大好意思的用拼音标记着发音。朋友,请原谅我有时的焦躁与不耐烦,这是否会让你心寒?

  终于在一个夜晚,你飞向了那个国度。十二个小时的时差,让你托着疲倦的身躯在纽约四点钟惊醒。四月初的纽约寒意未退,渡鸦不曾带回春的暖意,弥留的冬意笼罩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你身着西服正装在联合国总部外等待安检,在黑压压的一片西服与呼啸的寒风中,我却一眼看到了你——就像玫瑰,美丽中又有着那坚强执着的刺,傲然耸立。

  你告诉我说,当你起笔的决议草案投票通过时,有那么一刻你的泪就要流下来了。你跑到了角落里用纸悄悄拭干泪水,又很快恢复了平静。草案就会被提交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你忽然觉得一份责任的重担突然落在了你肩上,你触及胸前的名牌,金属的凸起触及你的手,仿佛是生命与尊严的烙印,无时不刻刺激着你的神经。偌大的会场,你发觉自己不再渺小,因为你的心容下了一个货架,甚至是一整个世界。

  而你完全可以就此改变它。但你能否经受得起这份责任呢?你不曾知道,我也不曾知道,但你应得此重任。无数个夜晚你整理着无穷无尽的文件,在苦苦思索中挣扎。如今聚光灯打向了你,你看到了光明,它使你曾经脆弱,幼小的梦想正慢慢发芽,破土,生根。

  回忆着那段难忘中略带苦涩的记忆,我才明白:奋斗,是梦的开端。

  作品二:

  那段自由的日子

  作者:王嘉怡

  记得四五岁时,无忧无虑,感觉一切事物都是充满欣喜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能够跟着爸爸,去外地出差。广东是个重要的港口省市,那里景色迷人,让人沉醉不已。但最令我难忘的,仍是那一片清澈的鱼塘。

  脱离城市的喧嚣,爸爸和我住在一个郊外的小宾馆中。透过小小的玻璃窗,看见窗外青绿色的山,群鸟飞过,毫不遮掩那种大自然的美丽,有一种“万物霜天竞自由”的感觉。在这里,我像欢脱的草虫,拉拉灯的开关,在床上蹦来蹦去。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了附近的一处池塘,是个钓鱼的好去处。

  爸爸工作完刚回宾馆的这会儿功夫,我就坚持不住了:“爸爸,我要去钓鱼!”那充满期待的小眼神静静的望着爸爸。他二话没说:“走,咱今天晚上吃‘全鱼宴’!”我高兴的跳了起来,还拍拍手,叫道:“爸爸最好了!”

  来到鱼塘附近,我便纵情的享受这里的空气,温度,环境……甚至是鱼。望向水中欢快游动的鱼儿,我不禁在岸上翩翩起舞,嘴里还时不时哼着愉快的小曲儿,感受着一切的美好。只见爸爸已经支好鱼竿,捆上鱼食,准备就绪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才想起要钓鱼,但此时我却正躺在一处草丛里,观看蚂蚁搬家呢:起先,它们三五成群,好像在商讨什么方案。而后,有一只威武的蚂蚁挺身而出,搬起一粒大米就往前跑……不一会就没了踪影。我看得正起兴,忽然听见爸爸的声音:“要下雨了,咱们回去吧。”望向他手中的鱼兜,已经有了六条小鱼!我为爸爸感到自豪,同时也为自己在蚂蚁丛中的发现感到喜悦。回到宾馆,爸爸果然亲手为我做了一顿“全鱼宴”。虽然味道不是我想象中的那般,但却让我体会到了一种亲情的关爱。

  这段时间,我体会到了真正的自由。不是困难后的解放,而是一种没有约束,对生活中一切事物抱有欣喜的态度,包括爱。这,就是人们所向往的自由。

  作品三:

  那段自由的日子

  作者:姚美含

  直到现在,脑海中仍然念念不忘,因为在小湾的日子里,没有爸爸妈妈的管教,更没有铺天盖地的作业与浓度超高的PM2.5,有的只是那无边无际的自由。

  终于到了,推开车门,啊!属于海边农村家庭的自由气息扑面而来,一下子赶走了我晕车的难受。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好舒服啊!我抬头仰望着天空,好蓝好蓝的,那是属于自由的颜色;一朵朵白色的云彩像一颗颗欢脱的棉花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游动着,好似在说“来抓我啊!”唉,连天空都可以蓝的那样任性,白云可以那样自由。我也不能枉费了这样好的条件,得好好体验才行啊!

  走入树林,海边潮湿的气息,泥土特有的味道;花儿芬芳的气息;更多的是属于大自然特有的自由的味道,好似都在欢迎我,这个新加入他们这个自由家族的一员,全部,毫不吝啬的跑到了我的鼻腔里,嗯!好清新啊!这样自由的味道,让我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我迈开了步子,呼吸着自由的气息,向树林深处走去,偶然间,我看到了一只蝉,我趁其不备,捉住了它,可一不小心又叫它跑了,还好似炫耀似的叫了两声,我并没有生气,在北京蝉是万万不敢如此的,只要一露面,等待它的就是天罗地网,可在这里不同,蜗牛在树上愉快的爬行,知了在树梢尽情的歌唱,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吧,在这里,人与动物才能真正的平等相处吧!这里的小动物也是那样自由自在啊!

  傍晚,我和家人坐在院子中乘凉,我和邻家刚认识的孩子背靠着背,她指着天空中的星星给我讲许多我没听过的传说,故事。孩子,大人们在这里围坐,与邻里家唠着家长里短。孩子们说说笑笑,平时不敢说的也许是受了这里自由气息的影响,此刻全倒出来了,有时把对方惹急了,便一跑一追的打闹起来,边跑还边揭着对方的短,惹得我们欢笑连连。在这里,我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需要那么多的顾及,因为这里的守护神是自由。

  和北京不同,这儿没有那些高耸入云的大厦,但有的是整整齐齐,叫人看着放松的小平房,没有那些川流不息的车辆,有的是在散步时结识的好友,夜晚,没有霓虹灯闪烁,有的是沿街小贩的叫卖声,夜时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看星星的温暖与连绵不断的欢笑声,总之,这儿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由,那么无拘无束。

  自由是无拘无束的欢乐,是在我们不高兴时把我们心胸变得开朗开阔的一剂良药。能够放下的理想与灵魂,洗涤我的心灵。可自由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回京的日子到了。真舍不得这里自由的气息啊!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还会回到这片乐土,与动物做朋友,再次体味那自由,快乐的生活味道。

初二

  作品一:

  在探索中成长

  作者:高瑞华

  活动活动僵硬的手指,关上屋灯,呼吸——起。流动的音符叮叮咚咚流淌下来,几经回旋,奏响在这宁静的夜里。聆听着乐音,体会我在探索中收获的一切。

  原先有一阵发现母亲总是在听克莱德曼的曲子,打开视频播放器,便是他手指轻触于琴键之间,高高低低。头顶一束淡黄灯光斜射,手背上光斑点点。按下键的一瞬,指尖直立,手指优雅的纵深下去,遮挡住落在黑白指尖的光斑,留下的,是淡淡指影,是慰藉心灵的乐音。踏板的节奏,与手完美配合,起起落落,律动缓慢,音符绵长。于是,我开始可以模仿他。

  大八度的和弦,是构成他曲子的主体,于是我总是刻意关注他按下琴键的方式,也学着费力地让小拇指按向那遥远的第八度。被伸得生疼的手指,永不停下来的按出那不和谐的音,坐在一旁的母亲摇了摇头。

  于是,我订下了一场久石让先生音乐会的门票,想从中收获些什么。

  久石让先生所弹奏的有一曲,便是克莱德曼的《童年的回忆》。我仔细聆听,发现他所奏出的节奏,强弱与克莱德曼本人没有丝毫相似之处。开始左手强起,连音的轻巧被弹得厚重,沉重的音色让气氛凝固了。突然,一串D大调下弦琶音,以最清亮的音符,似小溪,轻快的奔跑;A大调上弦琶音,似大江,源远流长,流向天边无垠的海洋。四个小节的单音,沟通了全篇,将我又领到另一个世界,跳音活跃,似小儿在春日下尽情望那草长莺飞;双音连贯,是儿时捉迷藏,追蝴蝶的乐趣;大八度和弦,完全不像克莱德曼弹出的稳重,反而轻快,响亮。

  母亲意味深长的看着我。我想,我也明白了。

  我终于明白效仿终究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追求不能借此挥洒淋漓。真正意义上的“演奏”,“演”出的是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奏”出的是属于自己的成长之曲。

  重新坐回琴房,让指尖尽情敲击,凭心情长延踏板,掠过八度,用开号调泼洒心中的豪迈!转头看看母亲,双眼微合,鱼尾纹舒展些许,嘴角上扬,明显陶醉于其中。

  安下心,让血液倾注于指尖,用真情奏出在心中积淀已久的情绪,那才是真情。在探索中,我成长了许多。

  作品二:

  在探索中成长

  作者:张哲一

  在我们前进的路上,会遇到许多的未知。而每一次对未知的探索,就是一次成长。

  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友情的探索。

  想起刚刚上小学,我还小,只是知道我对你好,你就应该对我好。小学二年级时,我找一个之前一直挺要好的同学玩,没见着,一出门,却看见她和其他人玩的正开心呢!我一看,愣了,想都没想,走到她面前,质问道:“你怎么可以不过来找我玩?”想想那时,我也真是“胆大包天”。她被问得有些愣。但旁边的同学立刻问我:“她为什么要和你玩?”这回,换成我愣了。

  回到家,我趴在床上大哭了一场。哭着哭着,我哭累了,便躺在床上想着这件事。友情,原来不是你对她好,她就一定会对你好,不是你们在小花园里签了协议,说友谊就一定会永存。那友情是什么?我去问妈妈。妈妈说有些事是要自己去弄懂的,还笑着说我长大了。但是,怎么弄懂呢?

  我开始观察周围的人,观察他们都是怎么交到朋友的。我从我的那个“过去”的朋友开始。我发现她现在的朋友,并没有和她走得很近,没有每一个下课都追着她。但她们并没有因此而疏远。我幼小的心灵恍恍惚惚悟道:“距离产生美。”也许,这就是妈妈让我悟的东西吧!

  我感觉,我长大了,开始有了固定的朋友。一起玩,一起走,但有时也会各干各的。

  就在我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觉得已经领悟了友情的含义时,现实,把我拽了出来。

  那个朋友,生了一场大病,几天没来上学,我突然发现一切都没有了意义。不会有人和我互相玩笑,不会有人在下课时把我拽出去玩。友情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没了人我依旧没法活?

  看着我疑惑的目光,母亲点了点头:“我相信你,一定能想明白的。”在母亲的目光中,我若有所悟。

  原来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会有自己的喜好。喜好相同的,便成了一个圈内的人。而朋友,仅仅是几个圈的交集而已。

  放眼星空,我感到了孤独,但并不无助。因为我已成长,黑暗已被探索的光明照亮。未知已成已知。

  作品三:

  在探索中成长

  作者:张凯伦

  对于它,我曾不止一次地探索。

  它,是我成长的伴侣——音乐。

  记得我与音乐的初识是在电视机前的偶遇,那一次,是少儿节目中的一个小朋友用她的歌声打动了我。她的歌声是那么的清脆,没有一丝杂质,她张大了的嘴正不住的往外涌着美丽的音符,那粉红的脸蛋露出灿烂的笑容,她的样子像个从天上下来的天使,为我们献唱一曲曲天籁之歌。一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小朋友,能得到一群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一件事啊……

  从那以后,我的心便有意的跟它贴近。我试着模仿他们唱歌的模样:说话的时候,我都有意的把嘴咧得老大,张成大大的“O”,把音调调到最高。

  光模仿可不行,还得验证一下我跟大师的距离是不是越来越近——我来到鸟巢,缠着妈妈让我参加汪峰的演唱会。可来到这里,我却气恼极了。大师的唱法竟是那么古怪——他的嗓子竟是那样的嘶哑,不停地吼着的声音也并不悦耳。可为什么台下的观众仍旧那样痴迷的,挥舞着荧光棒,为他喝彩呢?

  回到家,我有些愤愤不平了。“与大师背道而驰”,这可并不是我想要的探索的结果!我愤怒的掀开笔记本电脑,键入了两个神圣的字——“声乐”。得到的答案有点出乎意料了:声乐有多种唱法,美声唱法,童声唱法,流行唱法都只是其中之一。那怎么办呢?这回,我可没的模仿了,这么多种唱法,对于我都很陌生。到底学哪一种呢?

  于是,我去请教了一位老师。可是,音乐老师似乎也无能为力,只是送给了我一句诡秘却又显然的话:“这,请跟着你的内心走!”

  这算是什么话嘛。这么显然的道理——什么东西都是来自内心的啊!可是,转念一想,又感到一些彷徨——这一年来,我一直都在模仿着他人的唱法,其实根本就没有一种声音是发子内心的,这,能算“跟着内心走”吗?

  静下心来,我开始想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江山飞歌》。这首歌的歌词很大气,曲调很悠扬,节奏很协调,一切都很美好,可是放在我的嗓子上便总是不尽人意。想着歌词:“青海青,黄河黄,飞天寻梦到敦煌……”歌声从我的心底不由自主的飞了出来……

  唱到“青海”心中便必浮现出一片片涟漪;唱到“黄河”,眼前便必浮现出一朵朵浪花;唱到“高山”脚底便必矗立起一座座山峰;就是这样,江山的一幅幅图画展现在我面前,我不再费尽心思运用唱技,只需这样,陶醉着,陶醉着……

  我恍然彻悟,“心源”就是一切的根本!

  模仿终究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终究不能借此挥洒淋漓。

  我探索着,“跟着内心走!”

  成长,就在其中!

初三

  作品一:

  赏

  作者:赵备伊

  一个人,一个背包,一颗说走就走的心,就这样撞上了它,西安城墙,去静静的打量它,赏它的美。

  跨上银白色自行车,驻足于城墙最南端的角楼前,顿时觉得自己就是脚下这伟大工程一砖一石的起点,两边“凹”形的烽火台均是陪衬。视野中,只有尘封的,略略不平的青石板大道,和目光稍能触及的西角楼淡灰色轮廓。

  一送,一蹬,人便随车飞了起来,青石板一块一块整齐的倒退,两旁的烽火台连成了一堵厚实的不见缝隙的墙。远处的山也有了“起伏”的架势。一下子参悟出了鲁迅先生《社戏》中“淡黑色的铁的兽脊般”的意境,这兽脊,大抵是那到墨绿色泛着白光的山墙吧。这西安城墙依山而建,顺势而为,我不禁对设计者的智慧赞不绝口:外面的“山墙”加上本来的城墙,多了一道墙防卫的西安城,敌人怎么攻得进来?

  到了西角楼,便是一段上坡,上了坡,便到了城墙最高的一侧,城墙用它巨人的肩膀把我拖到了与连山一样高的位置,让我更为生动的去赏眼前的风景。西安的山,比别处的硬:西岳华山的座座高峰,利剑般插入云霄,仿佛是要把云海翻起巨浪,榨出白色泡沫;秦岭蜿蜒逶迤,横亘在祖国中部,隔断南北,以无可厚非的魄力,割开了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宝鸡山是西安的名山,也不甘示弱的如沉睡的巨兽般卧着,牵着飘渺的云雾在空中缭绕。耳边传来风的嚎叫,仿佛是山的咆哮。放慢速度,静静的赏,从安定门到长乐门兜了一整圈,置身在如此天地交接的地方,竟是让我赏到了城墙被埋葬的风景。

  两边时而古朴的建筑,时而现代的布局,都被山所包罗。历史就在自己的车轮下沉淀,时光仿佛刹那间凝结,西安,这个曾作为二十个王朝都城的历史名城,孕育出了屹立不倒的西安城墙,让它成为历史的记录者,记录西汉丝绸之路的足迹,记录隋朝大运河的印记,记录唐朝诗歌兴盛的乐音。春去秋来,王公贵族,成王败寇,普罗百姓,人来人往之间,城墙便记录了西安的故事,也铭刻了华夏的文明,那种岁月的精华一瞬间就可以打动心房,看见它就如同走进了古代,感受岁月的沧桑。

  下了车,脚踩在青石板地上,轻飘飘的,却仍是恋恋不舍的赏着眼前的城墙。一块块青石板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微风的荡涤中,熠熠闪光。它们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它们将继承护城人的理想,把这条根脉世世代代保护下去,让它不仅留在历史,更能迎接未来。

  带着赏美之后的余韵,转身,下楼,告别西安城墙。不经意回头给它最后一赏,竟看到,一块一块的青石板上,竟已遍地繁花开……

  作品二:

  赏

  作者:李德润

  年前母亲置办年货时买了盆风信子回家,摆在我的窗台上。小小嫩嫩,白里泛着些紫的花骨朵连着缀在茎上,片片长叶围在周边护着白绿色的根团团扎在玻璃瓶内的水中。微风吹过时,我甚至都不能感受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淡香。我虽本不太爱风信子,但赏玩着这一片鲜艳的色彩,心中也满是欢喜,只等着它怒放的一刹——“约莫两三天便开了。”母亲说。

  谁知直到我回老家临走前它都未绽开;而待五六天后我再回来,面对的却只有朵朵无精打采垂头丧气,已然过了盛放时节的暗紫色枯花。我心中生出些许遗憾和厌烦。抽空又去买了盆待开的玫瑰回来。明明还未打开花瓣,它却已经红的像一团火;张牙舞爪却又柔弱的刺长在碧绿的茎上;浓艳的色彩突兀的闯进眼里,又像要烧灼你的眼一般。我正要动手把不搭调的风信子扔掉,母亲却拦住我说:“据说剪了还能再开一茬,试试吧,不然多可惜。”罢了,便摆着吧;反正过不了几天也会枯死的。

  谁能想到我竟错得如此彻底。尽管它不曾再开花,尽管它光秃秃得十分难看,但它仍污渍绿着,且整株植物似乎更高了些,更挺拔了些。阳光洒在这一团绿上,给它镶上一层柔和的金边;映着微风它轻轻摇晃舞动着。它美丽得似乎它本该如此——没有那些让它沉重让它重心不稳的小花,只有这一团绿伫立着,安静柔美。我久久的赏着它,竟忘却了一旁那株已盛放得比火还炽烈张扬的玫瑰。

  玫瑰的身躯随着时间流逝,渐矮了下去;那团烈焰,也慢慢熄了。而边上的那一丝绿,却从未变过。洁白的根在清亮的水中团簇着,茎有些微倾却未曾倒下。它仿佛被刻在时光中自初始至永恒都以这样的姿态安详的独自立着,它失去了看似是它供人观赏的唯一理由——那些花——可那其实只是无足轻重的外在装点,花开得再盛,它也不似茎叶般承载整株生命的精神与内在。这盆小小的风信子懂,可玫瑰不——它把花当做全部,于是花谢了,它也枯了。

  呆立良久,我剪下玫瑰扔去了。我想我也懂了什么。

  作品三:

  赏

  作者:寇雨琦

  银钗乌发,长眉入鬓,水袖浮动,裙裾旖旎。俯身轻探一推一止,恰是回眸一颦一笑。我静静欣赏,这一虞姬,一出戏,风华绝代。

  赏你还是年少清纯的小豆子,宁可被师父打得血溅骨折,亦不肯念“我本是女娇娥”的唱词。你一遍遍固执的强调自己是男儿郎,甘愿受罚却目睹师兄代为受过,你的心在滴血。你想逃跑却看到一同陶醉的师弟以三尺白绫了结自己。你终于做出气节与感情的取舍。我赏你如此重情义,怎么算不得一条汉子。

  赏你已成名角,化名蝶依,一出霸王别姬,一生姬别霸王。演霸王的段小楼便是代你受罚的师兄,成家立业,风光无限。而你却留在那一出戏里,早已成姬。小楼劝你人生与戏两分明,你却用一对明眸质问:虞姬为什么必得有一死?台上出神入化,玉指一点,青眉一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我赏你风华入骨,不疯魔,不成活。

  赏你不肯把虞姬演成“现代戏”,在世人为政治俯首称臣的时代,坚守一身傲骨。面对徒弟小楼的背叛指控,你终于发泄半生的愤怒。在牢锁和铁链下束缚的,是当日高呼“我本是男儿郎”的不屈灵魂。小楼果然分得清戏与人生之别,当霸王已沦为阶下囚,你泪眼朦胧的控诉这个世界,斥责你的至亲。当你虞姬风华不再,蓬头垢面的宣泄愤怒时,我恍惚明白了为什么虞姬必得有一死——我赏你的倔强,敬你的固执。

  当灯光已然熄灭,当华服烂衣的人皈依黑暗,戏中霸王虞姬双双自刎,蝶依躺在小楼怀里孤独离世。

  为什么虞姬必得有一死?

  生命的美只能定格在绚烂的瞬间。生命的倔强不容屈服,如你所言——不疯魔,不成活。

  最后一次垂泪,最后一次赏你倔强的美。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国思网立场
本文由国思语文授权国思网发表,并经国思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国思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 http://www.guosiyuwen.com/news/gsnews/2015/0611/3753.html
返回顶部 招生简章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