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荐课程

查看所有
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 > 八一中学 > 初中 > 正文
初中

【初三·赏】张天正(八一中学)

时间:2015-05-23 17:41:28上传者:国思访问:

   作者:张天正(八一中学)

  什么是赏?以前总是不明,“赏”景总是看不清,仅能空洞花白的发出一声赞叹罢了;“赏”画总是看不明,最多随意评论几句画的像或不像;“赏”人更是无奈,总是看不透,像隔着一座屏障,无法触及作者的内心。于是便忐忑的翻开诗集,希望前人能给予我些启示。

  一翻开诗集,千百年来的文人墨客的慨叹歌咏,盛赞佳作一篇篇诗文,迎面向我扑来,拉着我开始寻“赏”之旅。

  看李白挥洒笔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悲乌号古术”,看张若虚观景如画,寥寥几笔,便有“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画面;看杜甫月夜作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看大家所写,忽忆起自己去九寨沟旅游时,见四周都是浓浓的绿意,那时赏景,空洞的发出一句:“真绿啊!”有些可笑,此刻看你们赏景,赏出的是蜀道高、险背后的空寂与苍凉;赏出的是月色海潮背后的优美恬静,生机盎然;赏出的是边塞秋天背后的凄凉冷落。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赏景时,应考虑的还有景色带给人的心境和感受吧?

  十分诧异你们的赏,这才刚刚开始,李白在金陵会问“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杜甫会在夜舟上问:“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张若虚更会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我缄默了,汗颜了,羞愧了,不禁自问一句,在“赏”时,我会问吗?我会有所感吗?我会有所冲动去抒发心中所想吗?一问一答,自问自答中,一个“赏”字,便跃然纸上,“赏”的背后,要有由景而发的感慨与超脱景外的思索。在他们的笔下“赏”包含了一份对生活的认识,一种对生活百态的理解,之所以能发出这种“哀而不伤”的疑问,感叹不正是像于对人生的追求吗?不正是缘于对万物的思考与珍惜吗?一个“赏”的重量,让我的心也沉甸甸的。

  此后,我努力去领悟,去理解“赏”的真正含义,再临长城,除了赏其雄伟蜿蜒外,会问一句:“还有什么?”可是便多了一份对当年十万征夫的同情与缅怀,再见毕加索画作时,除了赏他的抽象诡异外,自问一句:“还有什么?”多了一份他作画时对纳粹的愤怒与人民苦难同情的理解;再读老舍的《骆驼祥子》时,除了对祥子堕落的惋惜,又问一句:“表达了什么?”多了一份对那个时代麻木不仁的悲痛。

  直至今日,我还在探求什么是“赏”,它或许是一种秉性,一份豁达,诗中的一切使我懂得了何为赏?为何要赏!

评语:文章能从几个层次去写自己如何赏。很好,文章的生动性有所加强,很好!但文章在叙事之后写内心感
         受时仍有点生硬,议论多而抒情不足,加油!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国思网立场
本文由国思语文授权国思网发表,并经国思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国思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 http://www.guosiyuwen.com/zuopin/bayizhongxue/chuzhong/2015/0523/6387.html
更多作品图集
返回顶部 招生简章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