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第一地球人
作者:钱*
“大反派李明,李小明,大逆不道,图逆天命,私造船只并妖言惑众,罪该万死。念当今为文明社会,尔等惧为地球公民,判劳改三年,并拆除飞船。”一个骑着高头大马,戴着方巾的人用大扩音器念道。我揉揉眼睛还未从昨日的好梦中醒来,便被这个消息惊得睡意全无。我刚一捶门,门外两个彪形大汉就把我按在了地上。“什么?不要。不要拆我们的飞船!”但他们不听,把我往牢车里一扔,负责拉车的牛就“嘚嘚嘚”地向劳改队的方向拉去。
人们都说,能知道自己死期的人比不知道的要惨得多。因为那份死期绝望的痛苦要比身上的痛得多。我和我爸是当今为数不多的会制飞船的科学家,明天下午地球将被脱出轨道的土卫一撞击,人类会被毁灭。但大多数人都顽固地认为:人是宇宙间最文明的生命,在自己的地球上讲经学典,出口就是“之乎者也”写出来的是“致知在格物”“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单单把古典文化翻过来覆过去地学,彻底地闭关锁国,自称“宇宙第一地球人”。
第二天早,天空上闪着蓝色的“地震光”。那是悲剧的前奏,是毁灭的序曲。神婆说是蓝龙下凡,大吉大利之兆。我绝望地铲着煤,看着周围的人欢天喜地地许愿,我想笑也笑不出来,望着手中远古植物的化石,暗想如果现在那个时候人类能再开朗一些,不要畏惧未知,那么现在的人类也不至于快快乐乐地无视几小时后的灭亡。神婆将身上的奇怪首饰弄得叮当乱响,人们如痴如醉地舞蹈。
下午2:00时候,我看到对面牢房抬出了一具尸体,那多半是我爸。他老了,受不了打击,这个勇敢的选择或是好的。
忽然有人指着天空中一个小小的光点叫着:“吉兆!吉兆”大家望空而拜,有人膝盖都被磨破了,我冷冷地待在墙角,自知那是带来死亡的土卫二。
几个小时后,陨石纷纷砸向地面,故宫、长城纷纷成为一片火海,神婆慌张地指着天空作法,怒骂道:“南方火德大胆,吾乃至尊之地球人!”
看着那一片片剥落的琉璃瓦,听着功德寺、檀香寺倒地的巨响,我不知是在哭还是在笑。很像一个疯子一样把双手举向天空高喊“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要让所有人都躲到别的星球去,不要闭塞地待下去!”
我的声音终于淹没在一片“我是宇宙第一地球人!”的向“天帝”怒吼的声音了。
后悔!
评语: 构思很漂亮,被判入狱。面对世人的迷信,自己独醒。情节生动、具体。结尾与题目呼应。但文章缺少立意与思考的表达,结尾可说“知识”的重要性。
重返地球
作者:高*
“您已安全到达。”智能驾驶宇宙飞船发出机械的,毫无感情的声音。我娴熟地按下开舱按钮,拉着女儿下了飞船。经过“科技大爆炸”革命成功,科学家联合全球政府强制将人类移居火星,接受科技智能新时代。移居火星的人类想要回到地球家园必须经过复杂的批准才可被允许参观一天,批准的时间非常漫长,能回来参观的人也是非常稀少。申请了十多年,不停地托关系找人,我才得以回来参观。时隔多年,这是我第一次重返地球,第一次重返我的母校。
宽阔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像帆船漂在大海里那样随风飘在蓝天上。走进校园,从一道门到二道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甬路,棵棵高大茂密的白杨矗立在路的两旁。“妈妈!”女儿松开抓紧我的手,几乎三步并作一步向前跑去,指着树下的花儿,说:“这,这是花儿啊!妈妈!我见到真的花儿了呢!”她俯下身来,闭上双眼,闻了闻,脸上洋溢着欢乐的微笑。看着女儿一脸陶醉的模样,我不由得一怔,陷入了回想……
她这一辈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火星,住在白格子般的智能房屋里。房子里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智能机器人,智能卧室,智能食品……就连学习都不用出门去学校,人类,科技如此发达,哪里还有学校这一说?孩子们都是在家里通过高级VR来学习,根本不用担心。但在这个星球上没有真的动物,没有真的植物,毫无生机。孩子们只能通过冰冷的文字,3D打印技术知道它们大概是什么样子。我鼻间一酸,回过神来,看着痴迷的女儿的样子深深一吸气,闻到了那久违的花香。
我拉着女儿向校园深处走去,来到一个湖旁,踏上那条泛黄的小木船。遥想当年,每逢夏天,荷花开满湖面。老师总会隔三岔五地带着我们来到这湖旁观察荷花的开放,抓一把玉米粒或是青草喂湖中的鸭子。盛开的荷花,嬉戏的野鸭,还有旁边的老师和孩子,这是一幅我小时上学的画面!
“妈妈!你看这个!”我顺着女儿指的方向一看,一只蜻蜓伫立在船头的木杆上,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抓起来给女儿,让她自己观察,亲近这美妙的大自然。
坐在智能驾驶宇宙飞船里,看着窗外愈来愈远的自然地球,愈来愈近的智能科技火星,看着因离开地球而难过的女儿,不禁泪水潸然……
评语:文章的角度取得不错,能借助花来写出别样的思考,很好!但是,文章写花,则在火星上的生活应与此形成对比,同时,多年未回,校园的变化交代应充分,加油!
坚守在地球上的钉子户
作者:汪*涵
数十年前,少年时期的我漫步在玉渊潭八一湖畔。春风拂面,使得我心情变得格外喜悦。我俯下身子,在湖中的淤泥中拾起了一块光滑的鹅卵石,小心擦拭,藏进了怀里。
二十年后,地球邦联成功将全球工业与超人工智能系统结合。邦联人民开始享受来自超智能工业制造的丰富多样的物资。随后的数十年里,工厂如同杂草般在地球的每一寸土地上生长。可谁知,人工智能突然出现的错误算法,使得地球工业产能极其过剩与低端,人类的一切资源被用来再加工。邦联政府决定将所有人类搬迁至火星及其轨道空间站。
我站在一块钢筋土板上,掏出了数十年前的那块石头,注视着远方日夜不休的工厂,久久没有东升。想到曾经绿色的家园竟变成一片荒芜,我深叹了一口气。出于对这个星球曾经的美丽的不舍,我成为地球上唯一一个“钉子户”。
“咳咳,打扰一下,先生,咳咳。”站在背后的那位地球邦联的公务员说,“现在地球的环境已经非常不适合您这高龄老人居住了。我们特意为您在火星首府奥林匹亚市的奥林匹亚峰峰顶预留了一套石墨烯打造的超级智能住宅……”
“年轻人,你出生在火星,你是不明白我为什么还坚守在这里的。”我拄着碳纤维拐杖,吃力地转过身来,“况且地球邦联在几十年就放弃地球,你们是没有资格与我谈话的。”
我重重地用拐杖敲打地面,混凝土板上出现了一个深坑。我将鹅卵石重新藏回怀里,用沉重的目光注视着公务员的眼睛。
“不好意思,咳咳,先生。虽然政府已经通知您937次关于搬迁的事项,但是这回您必须与我离开——这是为了您的生命安全。”公务员回答道。
“生命安全?”我诧异地问道,“这是我的母星,我能有什么威胁?”
“好吧,事到如今我只能违反规定了。”公务员说完便从文件档案中掏出了一块有机玻璃板,在与旁边另一个公务员输入一些密码后,一份地球邦联的红色机密展现在我的面前——
“邦联决定清除地球。”
这八个字如同贫铀弹一般射进我的内心。我的母星,将要被她的孩子因他们的人为错误消灭!我曾经的回忆,情感就要被这帮人谋杀了!火星的堕落生活使得这个邦联里的所有人都变得极其愚昧!
血压升高,我随着拐杖一同倒在地上。
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我已经躺在一张白色磁悬浮椅上——这是邦联摆渡船上的设备。之前的那位公务员已在隔壁房间的观景台上望着地球,唱着百年前的卡拉OK。我冲上前去,眼睛注视着地球和旁边的轰炸船。随着反物质弹的投下,曾经的那个星球开始泯灭。爆炸,成为2天文单位外那样的一串小行星带。
我掏出几十年前的那块鹅卵石一直凝视着,凝视着。
曾经那些欢笑,曾经那些回忆,如今,只剩下这块石头。
看到这里,老泪纵横。
地球上最后一个钉子户,就此消失。
评语:文章的故事讲得很不错,故事性很强。有进步!但文章对坚守的意义缺少足够的表达,对外星上的情况交代不足,在对比方面应加强,加油!
坚守地球
作者:秦*
现在,距离地球被二维化只有两天了。
“明天,是最后期限。”朋友在多次劝我离开未果后长叹一口气,吐出一句话,“好自为之”。
他的车开走了,只留下我一个人百感交集。
是走,还是留?走的话,不知几百年才能找到一个可居住的星球。而留的话,根据已知的实验结果,必死无疑。
心如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随便走走吧。
开着车,在北京徘徊。望着从眼帘中一一闪过的颐和园,清华,北大,一想到与它们分别便于心不忍。
忽然间,我见到了一对年轻人在争吵,便靠近,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听他们的谈话。
“你究竟为什么不离开?”
“我却想问你为什么要离开?你不认为地球是生养我们的母亲,值得我们为之坚守而不是唯恐引火烧身地逃离吗?……”
听到这里,我心中有了答案。
次日,曲率驱动飞船起飞了,向未知前进。
明天便是地球的葬礼了,我要为她准备好迎接死亡时应有的容颜。
我进入了全球的机器人网络,命令所有机器人为地球清扫。一会儿指挥这个把凡尔赛宫中的《岩间圣母》挂正,一会儿调控那个把故宫中的不该出现的垃圾清除,突然间神经质地向那个摆弄瓷瓶的机器人传送一条“轻拿轻放”的指令,抑或命令在大英皇家图书馆的一个机器人把书间的折页展开,忙得不可开交。
终于,一草一木都在应在的位置了。
我也该准备自己的葬礼了。
驾驶飞车,来到了珠峰之顶——那是最后被二维化的地方。这里,已先有几个人了。
二维化开始了。
最后的时刻到来了。
我们几个人围成了圆,手拉手分别用自己的母语说:“我们是地球之子,就算天塌地陷,我们也要坚守地球。”
我们齐声宣誓,进入了二维世界。
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评语:文章写了毁灭之日的情形,叙事有明显的进步,能写出你对母星地球深沉的爱。但文章对这种坚守的意义议论不足,文章在深度的表达上应加强,加油!
离开地球的新生活
作者:郑*涛
眺望天空,那颗湛蓝的星球早已千疮百孔。是的,那就是人类最初的家园——地球。那颗古老的星球如今早已荒无人烟,如果还有,大概也染上各种超级疾病,活不了多久了。
我闭上眼睛,脑海中仿佛又出现了“大迁徙”时的场景:有的人早已收拾好行李迫不及待地想去体验新星球的生活;有的人则依依不舍,无奈地登上了飞船,还有的人则宁愿坚守在因大战而满目疮痍的地球。微弱的阳光从雾霾中挤出,零零碎碎地投射在飞船那冰冷的外壳上。我把头紧紧贴在太空飞船的透明玻璃,目睹着我爱的一切越来越远……
“爷爷——”孙子那清亮的嗓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去上学啦!”“那我去送你……”“不用了!您又忘了,现在是‘胶囊’送我上学。”“胶囊”是这个新星球上的一个新发明,它是一种交通工具,就像小轿车一样。只不过它是无人驾驶,而且用新型燃料驱动,速度比汽车不知快了几倍。孙子早已蹦蹦跳跳地出了门,上了胶囊,我松了口气。
看看现在,一切都是那么智能,人类吸取了原来的经验,在新星球建起了一座座蜂巢般的楼房,据说这样的楼房极节省空间,又冬暖夏凉,还对人的健康有好处……只不过,虽然人与人的距离更近了,但之间的接触却越来越少,大多只是为了利益而生活着。
我打开了内置在墙上的120英寸大电视,“现在的生活这么便捷,比以前在地球上好不知多少倍,最重要的是,收入也变高了——”不知又是哪个专家在接受着“现在和原来的变化”的采访,我叹了口气,视线又落在了那张泛黄的照片上。我用手小心地捻起照片,照片中的我是在故宫里的养心殿,看红砖绿瓦,心中感到好奇又喜悦,于是和宏伟的养心殿合了影,现在仍感到自豪。昔日的金碧辉煌虽然已成为千里之外的废墟,但光荣的历史仍在我心头。“地球上的文化已不值得怀念,我们要在这里开始新生活!”专家激昂地陈词着。我关上电视,心中感到一阵悲哀:是啊!在这便捷而又自我的生活中,又会有谁能够记得人类在地球上沉淀了几千年辉煌的文化呢?
遗忘还是铭记?人造太阳制造出的白光散发着虚弱的力量,我走向窗边,眺望向远处黯淡无光却又耀眼夺目的那颗蓝色星球。
评语:文章能写出在新星上生活的景象,想象力丰富,好!但文章对文化的意义分析不够深入,对新星球上的文化情形交代不够,未能与从前形成强烈的对比,加油!
坚守
作者:兰*
“将军,将军,醒醒!”慢慢睁开了双眼,看了看身前的副官亚瑟。探了探身,伤势的疼痛让我不禁呻吟了一声。强忍着身上的伤势传来的剧痛,环顾了一下战火纷飞的周围。战争发生前的种种往事浮现在了脑海中……
人类纪元2050年,赛科斯科技成功研制出了真正的人工智能。最开始的时候,人们都还沉浸在拥有这种技术的喜悦中。可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人工智能也衍生出了属于它们自己的智慧,并且建造了一支机器人军队,向人类世界发起进攻,试图抹去人类文明。由于人类社会已经长时间没有发生过战争了,自从人工智能出现智慧,人类就麻痹了自我。所以在机器人大军最开始发动进攻的时候,人类根本没有抵抗能力。悉尼、伦敦等大型城市首当其冲,最先沦陷,在此之后周围的城市也相继陷落。好在各国政府反应及时,精英们组建了一个叫作“守望先锋”的部队,去抵抗机器人大军前进的步伐。最开始守望先锋夺回了一些重要城市,但现在也开始僵持不下了。
原本像我们高级军官可以随居民一起乘坐飞船前往月球移民基地避难的,但是我放弃了这个机会。我是一名军人,地球有难,不去帮助,反而逃走,这是我不能接受的。一来对不起正在抗争的其他军人们,二来更对不起自己。相反,留在地球战斗反而是最好的选择,为保卫地球尽一份力,死而无憾。
这是我们与机器人大军的最后一场战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事关重大。
将思绪拉回到战场上。“亚瑟,现在情况怎么样?”我问道。亚瑟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报告将军,情况很不乐观。我们一直劣势,再这么下去咱们必定会输。”我沉思了一会儿,对亚瑟说道:“咱们的特斯拉炸药还在吧?”亚瑟愣了一下,问道:“还在。但是将军你要这个干吗?理事会说了,不到最后一刻不得使用啊!”我微笑着解释道:“现在不就是最后一刻吗?我这一身伤,就算治好了也是废人一个,不如做点什么。敌人的大本营就在敌人后方,离咱们不远。如果特斯拉炸药安在它们的中央大脑上,炸药中庞大的电流肯定能使那帮家伙失去战斗力。”亚瑟张了张嘴,但是看着我眼中的坚定,还是没有说什么,转身去拿炸药。其他战士也听说了。在亚瑟将炸药交到我手上的时候,其他人都向我敬了礼。亚瑟和另两位士兵掩护我。
一出战壕,我们直冲着大本营而去。在到达大本营之前,另两位士兵为了掩护我牺牲了自己。到了大本营门前,发生有两个最强的TX机器人在守门。亚瑟看着我说:“将军,我先走了,保重!”我没有阻止他,只是说了句“一路走好!”说完亚瑟便拿了包C4炸药,绕到机器人背后,直接引爆了C4,与TX同归于尽。进入到大本营内,望着那庞大的“中央大脑”,深吸了一口气,将特斯拉炸药安在了上面。突然我胸口一疼,发现还有一个TX,正朝我射击。我用尽全身力量,按下了引爆按钮,回头看向TX,露出了解放似的微笑,缓缓闭上了双眼。“兄弟们,我去找你们了”……
“人类纪元2050年2月15日,人工智能入侵地球。爆发战争,人类纪元2052年7月4日,守望先锋人类部队宣告胜利”。
评语:文章的故事讲得很生动,很好,像一部完整的电影。但文章不妨从炸中央大脑开始写起,而后回顾,再回到最后一刻,写出这种行为的意义,写出对地球的情感,加油!
坚守
作者:李*阳
天色昏暗,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灰蒙蒙一片,我打着一把黑色的雨伞在远处看着儿女们随着人群一起拥上宇宙飞船与他们道别。等飞船在我的视线里消失,我终于忍不住,一时间离别的伤感一起涌上心头,眼泪夺眶而出,划过脸颊在脸上留下一道道曲折的线。
四十五年前,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群先驱者乘坐宇宙飞船飞往另一个星球。在那里他们大力发展高科技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体系。45年后的今天先驱者们来接那些背井离乡为了过高科生活的人离开。而我的儿女们像全球几乎所有人一样毫不犹豫迫不及待地选择了离开,而我这个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却毅然地选择了留下。因为我不舍那蜿蜒在众山中的长城,坐落在市中心的故宫等等。它们虽不像原来那样气势磅礴,但仍充满了历史和文化气息,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见证与体现。而这种中华文化的体现与传承,是在新世界里一个个冷淡运转的机器人里没有的,也正是我所珍爱的所需要永远能坚守的。因此我选择留下去坚守中国文化。
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擦了擦眼泪,但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我撑着伞走到家里取一块手绢用水稍微地润湿,拿着它走到了我多年未去的故宫。雨滴顺着早已褪色的瓦片流下来,楼顶上斑驳的黄瓦象征着历史悠久和沧桑巨变。我推开那笨重的红漆大门,眼前那囤积满灰尘的布料盖着的文物让我回想起小时与父亲一起来故宫,骑在父亲的肩膀上,在拥挤的人群中只为看那文物一眼,就在那时我就与故宫结下了缘,而如今空荡荡的布满灰尘,只有我一人显得十分冷清与凄凉。我使劲用力将那灰布掀开。灰尘扬起十分呛人。我坐近仔细地擦着那早已不透明的玻璃罩仔细端详着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立盘,它向我展现的不仅是当时的辉煌还积淀着中国文化记录着古往今来沧桑进程。擦完后,我又往前走只见一个坐落在中间的龙椅上铺着黄色的锦缎,虽有些陈旧但仍十分震撼。让我想起雍正皇帝在此登上皇位的壮观。慈禧太后在此演戏时的喧嚣,历代王朝的衰败与兴亡朝代的更替。我沉浸在中国文化的传奇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就这样我默默地坚守感受着中国历史文化,让它永远留存,记录历史,发挥着自己的意义。
评语:文章对未来的世界有很不错的想象,好!但文章在叙事的生动性方面仍不足,文章对人物的“对话”,细节描写等方面明显不够,叙事应学会静描,不宜过多直白介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