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荐课程

查看所有
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 > 佳作推荐 > 投稿作品 > 正文
投稿作品

高三:保护传统文化

时间:2014-08-27 10:54:05上传者:国思访问:

  作者:薛玉洁(156中学)

  2013年央视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享受电视节目带来的娱乐的同时,很多人却发现自己提笔忘字,不仅生僻的字不会写,就是常用的,普通的字也搞不清偏旁,部首。人们对汉字书写遗忘的背后,体现出国人传统文化素养的缺失,许多人都吃着“麦当劳”听着西方摇滚音乐,与此同时却对自己历史上的典故感到陌生,对民歌戏曲不以为然,中国似乎正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在与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全球化”绝不是文化上的同意,中国真正吸引外国人的地方,在于他曲径通幽的园林,烟雨迷蒙的水墨画,缠绵婉转的昆曲,苍劲有力的书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是中华文明中这些独一无二的部分,让他有别于其他文明。在西风东渐的浪潮中,传统文化像一件陈旧的衣服被丢弃在身后。长此以往,中国人的爱好,习惯会被西化,当人们看到残存的历史遗迹却不在受触动,看到匀称圆满的汉字却感受不到它的形态美,即使身上仍然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又如何能够证明他是炎黄子孙的一员呢?一个民族最可怕的不是经历战火,不是经济低迷,而是失去每个个体在文化上对本民族的认同感。所以要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护传统文化,从而保证中国人不被西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础载体,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记载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记载了中华民族经历的一次次兴衰变迁,从甲骨文到小篆,从隶书到楷书,汉字的构造在不断改变,不变的却是书写汉字时对文字的热爱,对本民族文化强烈的认同感。一个中国人,无论他是中国公民还是海外华侨,无论他身在何处,当他看到敦厚恬静的汉字,总会感到无比亲切,想起那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就像余光中所说:“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文字是厚重的,一种文字的向往,往往意味着文明的中断,希腊文,拉丁文连同曾经辉煌的希腊罗马文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汉字和它所承载的华夏文明一起延续至今,生生不息。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文明有义务传承传统文化,保证文明的延续,文明应该增强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多阅读古籍,书写汉字,当一个人坐在摆满笔墨纸砚的桌前,屏气凝神,在宣纸上缓缓运笔,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为保护传统文化尽了一份力量。

评语:好文章!祝贺!文字观点鲜明,论证分析深入,说理有意蕴,予人思考,具有启发性和警醒意义,语言表
         达自然灵活,耐人寻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国思网立场
本文由国思语文授权国思网发表,并经国思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国思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 http://www.guosiyuwen.com/zuopin/jiazuotuijian/tougaozuopin/2014/0827/759.html
返回顶部 招生简章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