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荐课程

查看所有
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 > 学生作品 > 初中 > 正文
初中

【初二·宜居城市里的故事】王塑桐(中关村中学)

时间:2017-09-15 14:42:10上传者:国思访问:

作者:王塑桐(中关村中学)

就在这十年中,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到现在每周也只剩1天的休息时间了,因为大家都认为放松和休息都是在浪费时间。

在一个平常的假日,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加班加点地工作,而是翻起了我儿时的影像。在一个个被定格的瞬间中,有一张吸引了我那因工作而变得疲惫的眼球。照片中的我,手举着一根有我半身长的羊肉串,那上面的肉还都流着油儿呢!

记得那一天,我的姥爷领着我从家中坐公交、倒地铁、再倒公交才来到了老城区。我们一踏进胡同,那五香羊肉的香味儿扑面而来,还伴着点儿臭豆腐味。“这儿叫羊肉胡同,”姥爷指着前方对我讲,“想当年我爸也带我来过这儿,这儿的羊肉可好吃呢!走,咱们吃肉肉去。”说着,我们踏进了那家飘出阵阵香气的小餐馆。在那里,我们品尝了五香羊肉,真是色香味俱全,甚是鲜美。走出店门,掌柜的又送给了我们一根大羊肉串,老爷掏出一架旧相机,留下了这美好的瞬间。

看着照片中那洋溢着幸福的小脸,我仿佛又嗅到了那幸福的味道。于是我关上影像、放下吃了一半的汉堡,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再去那儿看看,再去尝尝那五香羊肉。

我在电脑输入“背包",侧面的一个柜门弹开了,从中伸出一个小东西朝我喷了点儿雾,等雾消散后,我背上出现了一个背包。我推开窗户,从位于五十层的家中向下一跳,拽出降落伞,再拽两下包带,从后面伸出一个小风扇,把我向记忆中的羊肉胡同吹去。

这个小装备比在地下跑的大铁箱子快多了,不一会儿我就看到了那条街的街牌,但我没有看见烤串的浓烟,没有听到小贩的叫卖,也没有闻到我记忆中的熟悉的羊肉味儿。

降落后,我环顾四周,发现当年吃羊肉的小店变成了高档的西餐馆,小吃店也变成了名贵皮包店......这儿的一切都变了,这儿的一切我不在熟悉。高档的店铺里干净整洁,还有有舒适的沙发、长椅,它们都是那么方便、宜居。我见不远处有一位驼背的老人,便急忙跑过去问“爷爷这里是羊肉胡同吗?”“不再是了”,他沙哑的声音中带着惋惜,“这里曾经是羊肉胡同,没想到这里变化这么大吧?是啊,变化实在太大了,唉!”老人说完就摇着头走了。我心里一空,不知如何是好。我在那里呆呆的站着,一直到一个机械冰冷的声音从我背后传来“这里是二十三号步行街。先生,你需要帮助吗?”“哦”我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声音猛地从混乱的思绪中拽回了现实,“不用了,谢谢!”我缓步走向最近的高塔,乘着高速电梯来到离的三百多米的塔顶,我又向下跳去,拽出降落伞和风扇,向我下一个“希望”飘去——南锣鼓巷。

但不幸的是,我又扑了空。这里的变化更让我吃惊,那里的店铺和灰瓦,白墙没了,甚至连狭长的小巷也没了,化为一座二十多层的“21号商业中心”。这里的环境也变得更宜居,舒适、整洁却很冰冷、单调。

掏出进化成一块儿玻璃的手机,翻出了我十年都没有翻开过的北京地图,直到这时,我看着一条条街道,我哭笑不得,它们的名字都变了,变成了编号。地图上也不再有“xx胡同”,只有“xx大街”。网络状的大街,使这个城市的出行方便很多,也使这个城市更宜居,但这些城市规划机器人们不知道每个胡同的名称背后都有历史,他们只是一心把城市建的更宜居,最后我们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的多——城市失去了特色,我们失去了根。

我想再吃到五香羊肉的愿望破灭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也没了,我只好失望地拖着沮丧、疲惫的身体,回到了我宜居的家,又拿起来吃了一半的汉堡,干起活来,又回到了往常忙碌的生活中。
评语:(37分)文章的叙事挺有意思。但文章对过去老北京的建筑、小吃的意义分析不
       够充分,因此,内心的感受仍未能充分展现出来,试体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国思网立场
本文由国思语文授权国思网发表,并经国思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国思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 http://www.guosiyuwen.com/zuopin/xueshengzuopin/chuzhong/2017/0915/10529.html
返回顶部 招生简章 在线咨询